欢迎光临内商职院-通知公告
当前位置:首页 > 党政管理机构 > 宣传部 > 通知公告

弘扬蒙古马精神 | 榜样的力量⑥

发布时间:2024-04-26 人气:

4月18日《内蒙古日报》6版。

徐乃超

坚守初心

大漠戈壁忠诚戍边显担当

春日的阳光播撒在阿拉善左旗银根苏木查干扎德盖嘎查的沙漠戈壁上,在距离中蒙边境10多公里的牧民额日登木图家中,阿拉善边境管理支队银根边境派出所民警徐乃超刚帮忙搬完草料又拿起剪刀修剪起一峰骆驼脖子上的绒毛。“不管我们有什么困难,只要小徐知道了,总会第一时间来帮忙。”额日登木图说。 90后的徐乃超,现任阿拉善边境管理支队银根边境派出所副所长,一级警司警衔。2008年12月入警以来,徐乃超一直戍守在大漠边境,用实际行动践行了一名新时代移民管理警察的责任担当。参与黄河巴彦木仁段抗洪抢险、神舟系列飞船发射回收安保等重大安保任务20余次。2014年,他在非洲大陆执行维和任务9个月,出色完成了任务。 2019年,公安边防部队改革,徐乃超脱下“橄榄绿”穿上“藏青蓝”,成为阿拉善边境管理支队的一名移民管理警察。 徐乃超的妻子李文娜,曾是阿拉善左旗公安局指挥中心辅警,如今夫妻俩一起守在这个“戍边夫妻警务室”,担负着阿拉善左旗银根苏木3145平方公里边境管理区和103公里边境线的边境管理和治安管控任务。“他守边,我守他。他在哪里,哪里就是家。”李文娜说。 戍边夫妻警务室的日常工作,既没有抓捕一线的惊心动魄,也没有演兵场上的硝烟弥漫,有的只是边境巡逻的漫长孤寂和帮着处理牧民群众家长里短的琐碎事情。徐乃超夫妻以“服务好群众、团结好群众”为重点,扎实开展爱民走访,第一时间了解掌握辖区60户183名牧民群众的基本情况后,每年帮牧民群众浇树、喂羊、剪驼绒、送药……如今,夫妇俩不仅从“外来客”变成牧民群众的“贴心人”,还为警民共同守边固防奠定了牢固基础。 边疆地区地处偏远、缺医少药,最近的医疗机构也在85公里以外。徐乃超了解到这一情况后,立即向上级申请成立爱民医疗室,争取上级配发一批理疗器材,并针对牧区常见病多发病购置一批药品免费发放给群众,受到群众一致赞誉。辖区年逾古稀的牧民敖云高娃额吉患有老年慢性疾病,几乎每天都要往返170公里去苏木理疗,徐乃超主动将老人接到卫生室,由医学专业毕业的妻子李文娜为其进行理疗服务,经过一段时间的照料,老人的病情有了根本性好转。 阿拉善左旗边境地区干旱少雨,群众生产生活用水极度短缺,警务室周围30公里内仅有1口苦水井,人畜长期饮用会患上不同程度的骨质疏松等疾病,能喝上“甜水”是边境地区群众期盼的事情。“群众最需要解决的就是我们最需要做的”。2023年5月,经他多方协调,北京某公司义务为警务室安装大型净化水设备1台,其过滤后的水质完全符合国家标准。自此,警务室周围8户27人及1000余只(峰)牲畜安全饮水问题得到了解决。 参加工作以来,徐乃超先后荣获联合国和平勋章、中国维和警察荣誉章、第27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全国公安机关成绩突出青年民警、全国移民管理机构“五四成绩突出青年民警”、内蒙古自治区“担当作为好干部”和“向上向善好青年”等诸多荣誉;荣立个人三等功1次、个人嘉奖5次。 “作为一名移民管理警察,我热爱我的本职工作,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一定会守护好辖区的边境线和边境管理区,用实际行动践行好一名移民管理警察的责任担当!”徐乃超说。(刘宏章 闫琛琛)

韩佳彤

学以致用

推进建设城市焕发新动能

时不我待,只争朝夕。在这个春天里,初见党的二十大代表、全国劳模、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韩佳彤时,他笑容亲切透着笃定,笑声爽朗饱含热情。 2009年,韩佳彤作为呼和浩特市引进的高层次人才,回到家乡支援城市建设,为家乡高质量发展出力,这也是他最质朴的初心。工作以来,他始终秉承“学以致用、服务社会”的理念,发扬“不怕苦、不怕累、不怕麻烦”的精神,始终保持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精益求精、敬业奉献,先后主持参与了呼和浩特市二环快速路、地铁1号线、2号线,丁香路地下综合管廊、内蒙古农业大学地下通道、国家北方足球训练基地一期工程、呼和浩特盛乐国际机场高速公路等重大项目的工程设计和教学科研工作,始终带领团队冲在一线,取得了80多项专利和软件著作权等诸多成果,获得国家建筑质量最高奖“鲁班奖”13项,国家建筑设计科技最高奖“詹天佑奖”2项,国家土木工程最高奖“茅以升奖”1项,其他国家和省部级科技进步奖20多项;获得了“国家卓越工程师”“全国劳动模范”“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草原英才领军人才”“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等诸多荣誉。 如今的呼和浩特城区,畅通无比的快速路、连接东西南北的立交桥、连通各区域的地铁线路,这些都与韩佳彤有着密切的关系。 “2017年4月,建筑体量7.58万平方米的地铁新华广场站工程进入关键阶段,施工难度非常大,呼和浩特市政府提出3个月内恢复路面交通的要求。面对挑战,我提出‘盖挖施工法作为主要工艺’并带领团队实施,在我们的艰苦拼搏下,仅仅用了43天,就让该地恢复路面交通。”韩佳彤自豪地说,“盖挖施工法作为主要工艺”是我国地下工程施工创造的一种新的工艺和工法。截至目前,韩佳彤共主持完成工程项目230余项,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重点科研攻关项目100余项,解决了60多项国内重要工程技术难题。其中20余项为国内首次提出和推广应用,累计为国家节约建设资金600多亿元。 在承担地铁1号线管线迁改、交通疏解、市政设施改移设计任务的日子里,韩佳彤基本是每天早上7点进入工地,晚上12点回到办公室处理日常事务,被同事们称为“712”设计大师。为了更好地推进工程建设,他知责尽责,吃苦耐劳,勇往直前,和同事们一起用脚丈量了呼和浩特市的大街小巷,坚守奋战在城市建设工程现场的日日夜夜,共同见证了家乡的高质量发展。 作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自治区重大课题攻关项目首席专家,韩佳彤认为,科技创新的关键在于人才。他发挥“韩佳彤劳模创新工作室”的引领作用,大力培养建筑领域高技能专业技术人才和农民工,使一大批既有过硬专业技能又具备工匠精神的优秀职工成长起来。同时,积极投入到助力乡村振兴基础设施绿色发展等技术研究工作中,面向乡村从业者和返乡创业人员,免费为他们培训,增强了他们脱贫致富的本领和信心。在清水河县设立科技助力乡村振兴示范点3处,已培养乡村科技人员60余名,为自治区经济高质量发展助力。 在近日举行的莫斯科第二十七届“阿基米德”国际创新展会上,韩佳彤科研创新团队创新发明成果荣获“阿基米德”国际创新发明展金奖。这是内蒙古首次获此殊荣。(苗旭)

吕文霞

扎根田间

潜心科研助农收获“致富果”

在内蒙古中加农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研究中心的理化实验室里,85后青年育种专家吕文霞正与同事们忙着做实验、比数据、观结果。 “我们采取EDTA振荡提取有效磷,称取100毫克样品并用滤纸包好,塞入250毫升量瓶中,加150毫升EDTA溶液,置于60℃恒温水浴振荡器中保温振荡1个小时,之后取出量瓶,冷却至室温,用水稀释至刻度,混匀并干过滤,得到的溶液就能用来测定有效磷。”作为内蒙古中加农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质检部经理、研发技术总监,她致力于马铃薯育种工作,“马铃薯育种科研工作本就是一项艰难的工作,选育一个优质品质,需要8年甚至更久,在这个过程中,不仅仅需要坚持,更要耐得住寂寞。从事马铃薯育种工作这些年,我只有站在地里的时候才是最踏实的。因为农业科学本身就是实践科学,而实践科学本身就是实践,所以我们必须到田间地头,要了解农民在想什么,农业最需要什么。” 参加工作以来,吕文霞用热爱与情怀,做马铃薯育种路上的“追梦人”。以满足农民需求为导向,不断创新,在马铃薯新品种选育、配套栽培技术研发、种薯质量管控和检验检测等方面作出了突出贡献。她的研究成果得到了广泛认可,获得了多项荣誉,包括乌兰察布市、内蒙古自治区和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以及“北疆工匠”荣誉称号。共发表学术论文9篇,其中SCI文章1篇;获授权专利17项,其中发明专利1项,实用新型专利16项;参与编写实用技术丛书2部;参与制定国家标准3项、地方标准8项;参与选育马铃薯新品种12个,新品种推广面积累计达50余万亩。 吕文霞始终坚持“把先进的生产技术传授到农民手中,应用到生产一线”的理念,积极参与技术推广,通过各种方式为农户提供技术培训,帮助提升当地马铃薯种植水平。 内蒙古中加农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研发技术中心主任孙翠翠感慨地说:“吕文霞在业务上精益求精,堪称行家里手,长期坚持在科研生产一线,围绕马铃薯产业热点和难点问题,针对种植户实际需求,始终致力于马铃薯新品种研发、完善种薯质量控制体系、测土配方技术。她对科研工作执着、热爱的态度和敬业精神,深深地感染和激励着身边的每一位科研人员,真正起到了模范带头作用。” 吕文霞为了科研工作,牺牲了与家人团聚的时间,她的坚持和付出得到了家人的理解和支持。她以赤子之情,坚韧不拔、勇往无前、忠于职守、甘于奉献,九年如一日地穿梭在实验室和田间地头,把论文写在田野大地,走出了一条科技兴农富农之路。她的故事激励着人们,展现了科研人员对农业科技发展的贡献和对国家粮食安全的责任感。 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的“加快推进种业振兴行动”,为吕文霞指明了新的育种方向,“针对马铃薯的不同用途,如鲜食、薯条、薯片、淀粉、全粉等专用薯,我们接下来将通过常规育种和分子育种相结合的方式,选育综合性状更加优良、更抗病抗逆、适应性更广、具有重大商业价值的马铃薯新品种,集中力量破难题、补短板、强优势、控风险,实现马铃薯种业科技自立自强、种源自主可控,真正实现中国人的饭碗主要装中国粮。”吕文霞信心百倍地说,她将继续致力于培育更优质的马铃薯品种,为实现种业科技自立自强和种源自主可控作出贡献。(皇甫美鲜 张蜀雁)

李二珍

坚持不懈

苦心治理盐碱地变“新粮仓”

仲春时节,沉睡了一个冬天的土地渐渐“苏醒”,巴彦淖尔市五原县隆兴昌镇的田野里,繁忙的播种开始了。从实验室里一袭白衣手执试管到田间地头,五原县农技推广中心推广研究员李二珍的行程安排得很满。 “2018年以前,这里都是白花花的盐碱地,土壤板结,作物难以生长。通过几年的盐碱地改良,现在这里的向日葵亩均可以增产50公斤以上。”站在隆兴昌镇盐碱地改良试验示范区,李二珍欣慰地说。 从事盐碱地改良15年,李二珍把汗水流在了农田里,把论文写在盐碱地上。 五原县拥有耕地230万亩,不同类型的盐碱地占53.4%,严重的土壤盐碱化,使得多年来这里只能种植葵花,且产量不高,极大地制约了农民的家庭收入。 1999年,李二珍从内蒙古农业大学毕业,进入五原县农牧业局从事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经过长期实践,她发现葵花想要在中、重度盐碱地上增收,单纯改良葵花品种收效甚微,必须想方设法降低盐碱,提升耕地质量。 从2009年开始,李二珍和她的团队致力于耕地质量提升及盐碱地改良试验研究,先后与中国农科院、清华大学等13家科研院所共同合作实施盐碱地改良试验示范研究项目。 “刚开始什么都不懂,看专家品尝土,自己就跟着尝,结果回家开始闹肚子,尝的次数多了才明白,看似简单的土壤其实大有学问,土壤中每种营养成分都会成为作物生长的关键。”李二珍说。 盐碱地改良并非一朝一夕之事。由于盐碱地类型较为复杂,盐分的运行规律极难总结,再加上当地农民的怀疑和不配合,使盐碱地改良项目难以实施,初期的改良并不顺利。 为此,五原县农牧业技术推广中心建立了科技示范园区,通过8年的试验示范,园区的耕地质量明显提升,土壤全盐含量降低0.3个百分点,保苗率提高20%以上。其中,重度盐碱地保苗率提高40%以上,作物单产提高10%—15%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提高10%以上。 良好的试验示范效果,让周边村民们推行盐碱地改良的积极性越来越高,甚至在没有项目的支持下,自发拉运磷石膏改良盐碱地。“我当时被眼前的景象震撼了,到处都是石膏堆,村民们拉了1万多吨石膏改盐增粮。”李二珍说。 “以前我们这盐碱化严重,啥也种不成。经过改良后,这块地既可以种葵花,还可以种玉米,增产还增收。”胜丰镇村民张金柱说。 “过去,提起盐碱地治理,就是改良。”李二珍说,“现在更加注重客观规律,强调绿色生态,变单纯改良盐碱地为‘留、用、改’结合,采用科学灌溉方法,解开次生盐碱化症结。” 近年来,李二珍带领技术人员积极与乡镇、办事处合作,服务10个以上科技示范园区,重点服务4个市级高科技示范园区;与20家科研院校、专家团队合作,涉及小麦、玉米、葵花、水稻、饲草、水果、蔬菜、药材等30多种作物,集中展现“四控”重点技术21项,培育新品种88个,完成试验项目58项,14家企业、21个合作社及家庭农牧场参与其中,推广向日葵杂交新品种6个、玉米3个、小麦1个,新技术5项,为农民新增产值2.8亿元,取得了粮油经济作物生产丰收。

“现在我们针对不同类型的盐碱地,因地制宜,分类实施盐碱地改良,并实施灌排体系、土地平整等其他配套工程。”李二珍说,“盐碱地改良之路非常艰难,但我愿意一直坚定不移地走下去,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大家眼前白花花的盐碱地,会变成绿油油的好农田。”(薄金凤)

来源 |《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